《易经系辞上传》第二章的微言大义
圣人以设卦观象的方式,通过系辞明示吉凶,刚柔相推,演绎出宇宙的无穷变化。吉与凶,其实是我们生活中的得与失在易经符号体系中的体现。而悔与吝,则是我们内心的忧虞之情的映射。
悔,如字面上所示,表示后悔。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感到后悔时,其实是我们自我反省与调整的机会,让我们回归中道正途,从而获取吉祥。就如乾卦中的“上九:亢龙有悔”,经过悔过和调整,最终可以获得吉祥的结果。
吝,可以理解为吝啬、小气,不仅仅是指财务上的过度紧缩,更是指心胸气度上的狭隘、骄傲与封闭。当我们被“吝”字笼罩时,容易偏离正轨,步入险途。我们要开阔心胸,接纳他人的意见,避免走入“吝”的误区。
天地乾坤,尊卑有序。《易经》中的乾坤,依据天尊贵在上,地卑微在下的原则确定。事物从低处到高处的成长陈列,以及运动和静止的规律,都在阐述着《易经》的刚柔之道。
天下之人,顺应自然规律和人心所向,则聚集而吉,反之则分离而凶。这就是《易经》中卦爻的吉凶来源。天地万物通过交感作用发生变化,《易经》的卦爻关系就是依照这种变化规律而发明的。
“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这是《易经》中的四象之一。通过阖辟往来,我们可以见到吉凶悔吝的变化。而要趋吉避凶,就需要利用出入,把握时机和动向。
乾坎艮震为阳,主升;巽离坤兑为阴,主降。两卦相重,即可见阖辟往来四象,从而判断吉凶悔吝。阖者上卦降下卦升,向心之式如泰;辟者上卦升下卦降,离心之式如否。往者上卦升下卦升,外引之式如乾;来者上卦降下卦降,内引之式如坤。
《易经》是一部揭示宇宙变化规律的智慧之书,通过其深邃的哲理和符号体系,引导我们在生活中趋吉避凶,回归中道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