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宅点穴法之穴位
太极定穴之奥秘
站在斜线之外,隐约可见一个神秘的园晕,仿佛有形却又无形,远看近看都如美玉。这正是我们追寻的真穴之所在。
太极晕的上部呈现半月形状,有分水道向左右分流,最终向下部中间汇集,被称为合口。台口一般位于穴位的中线。太极动而生阳,弱晕肥起即为阳,中心突起,即窝中有泡,窟中突起之处便是穴位。开穴时,宜浅不宜深。
反之,太极静而生阴,园晕瘦陷为阴,中心有窟。此为静中之动,即泡中有窝,突中有窟的地方便是穴位。开穴则宜深不宜浅。
两仪定穴与太极晕的形状相似,但有所不同。在太极晕中间,可能会出现上半部瘦、下半部肥,或相反的情况。瘦而下陷为阴,肥而突起为阳。在点穴前,需要除去太极晕周围的草木,才能分辨肥瘦和凹凸。一半肥,一半瘦,一边凹,一边凸,这是阴阳二气交合的地方。我们在定穴位时,必须定在阴阳交合的合缝线的中点上,才为正确。
三势定穴是根据人的立、坐、睡三种姿势演化的。在穴场确定后,观察穴星的形态是站、坐、还是睡眠状态十分重要。立势中,山势如人站立,气往上浮;坐势中,如山形坐着,气藏在中间;眠势中,如山势仰卧,气往下坠。以上为三势定穴,必须符合特定条件才是真穴。
还有天穴、人穴、地穴的说法。天穴如人之心窝,多结立体;人穴如肚脐,多结坐体;地穴如男女之道,乳突,窝钳,多结眠体。
三停定穴与三势定穴相似,也取天、地、人穴。但不同的是要结合附近左右的山峙和案台,取诸山相称来避凶杀合法度。附近周围的山高或低都会影响到穴位的选取。
四杀定穴则是用来指在来龙人首和龙虎砂带杀方面的点穴方法。在点穴时,需要观察是否出现藏杀、压杀、闪杀、脱杀这四种“杀”。
(2)压杀之法:来龙来脉尖锐硬直,穴星脚下有尖利之形,龙虎砂也呈尖锐直射之势。在这种情境下,穴位应选择在高处,于尖锐杀形之中精准定位。
(3)闪杀之法:来龙来脉呈直射之势,山顶尖锐,龙虎砂或左或右有尖利直身的杀形。穴位应选在安静的一方,避开这些尖锐形状的地方。
(4)脱杀之法:来脉来龙急速,山势雄壮,四周响应且聚集。穴星形势峻急,左右低下。在此情境下,穴位应选在较低的地方。
饶减定穴法:
饶减定穴法主要针对左单堤和右单堤而言,必须有左右水过堂,收纳左右砂水。如右单堤右山先到,虎抱龙,穴位向右,枕左饶龙减虎。水要从左往右流动过堂,右山逆水方为合局。左单堤则相反,左山先到,龙抱虎,穴位向左,枕右为饶虎减龙。水要从右往左流去,左山逆水方为合局。
聚散定穴法:
气聚则吉,气散则凶。定穴首要选聚气之地。聚散有三种,一是大局之聚散,众山团聚,众水汇聚,罗城周密;二是穴场之聚散,观察穴星周围,龙气所到之处,有无窝窟、垂乳、开口等。在这些地方点穴,才是气聚之处。真气的融结,必有界水分明,前有应后有乐,明堂之水自然汇聚。但真气聚处,明堂不会过于宽旷。若明堂宽阔,必有内堂聚气的地方。
向背定穴法:
向背定穴法看的是穴位周围的山形是否对我方有情。向我者为有情,背我者为无情。点穴时要注意宾主有情与否,龙虎护卫无他顾和往外之态,水城抱身不斜走等。只有如此,才是气聚融结,与山水之情相向。
枕龙耳角定穴法:
此法主要关注是否有夹耳峰。夹耳峰在穴后左右两旁,起到挡风的作用。定穴位时,应选在夹耳相对、藏风聚气最佳的地方。安龙头枕龙耳应隐而不露,两畔取用耳烁照穴。穴即在翼厚的地方,依山之大小按比例选取。这种方法也以藏风聚气、不隐不露为原则。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十二生肖本命佛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