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小暑养生

小暑,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标志着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当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我们迎来了小暑。虽然名为“小暑”,但并不意味着天气并不炎热,实际上,这意味着气温开始上升,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将经历高温的洗礼。农作物在此时期进入了茁壮成长的阶段,田间管理尤为重要。

随着小暑的到来,人体的阳气也达到了最旺盛的状态。按照“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人们需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身体的阳气。尽管小暑并非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但紧接着的是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提醒人们炎热的天气对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

小暑时节,正是民间繁忙的时候,人们忙于种植蔬菜、备足过冬的物资,同时也在忙于夏秋作物的田间管理。为了应对炎热的气候,人们创造了许多吃法来排汗排毒,如“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为了度过伏天,人们还常常食用清凉消暑的食品。

在炎热的小暑时节,更需要注意身体的养护。民间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说法。这是因为经过露打雨淋的木料含有较多水分,长时间坐在上面可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中老年人尤其需要注意。

小暑之时,气候炎热,人容易产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等情绪。在自我养护和锻炼时,应遵循“春夏养阳”的原则,按五脏主时以顾护心阳为主。中医养生主张平和,避免过激的情绪刺激,如喜过则伤心。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一切生命活动都以心为主宰。夏季养生重点突出“心静”,心静自然凉。

针对小暑养生的要点包括:适当降低温度、避免正午的阳光下曝晒、饮食需清淡并多食用养胃的食物、进补一些滋阴功效的食物以及注意腹部保暖等。

烹饪美食,唤醒味蕾的盛宴

在厨房里,一场独特的烹饪之旅正在上演。锅中的油热烈地跳跃着,葱姜蒜被热情爆香,紧接着豆芽和青椒的加入,在铁铲的舞动下,它们和谐共舞。酱汁的倒入,瞬间点亮了这道菜的灵魂,让人垂涎欲滴。

接下来,让我们聊聊芝麻凉面的魅力。面条、芝麻酱、绿豆芽、黄瓜、胡萝卜、鸡蛋等多种食材,仿佛是一场盛宴的参与者。将这些食材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加入蒜泥、香葱、花生米等调料,经过精心的搅拌,一道美味的芝麻凉面就诞生了。

还有柠檬蜂蜜茶,这是夏日里的一股清凉。将柠檬和蜂蜜完美结合,加入薄荷的点缀,一杯清爽的柠檬蜂蜜茶就呈现在你的面前。冰镇后的口感更是让人陶醉,但切记不可过量饮用。

小暑时节,养生之道不可忽视。此时天气炎热,人们容易烦躁不安,所以养心平和尤为重要。注意饮食卫生,以清淡、富有营养的食物为宜。外出时做好防暑工作,避免中暑。避免贪凉冲凉水澡、少进冷食,保护身体健康。

小暑时节的风水习俗丰富多彩。“天贶节”的来临,让人们感受到传统的韵味。吃伏羊、吃饺子、吃汤饼等习俗,彰显了这个时节的独特魅力。在徐州地区,人们还会给牛改善饮食,煮麦仁汤给牛喝,寓意着牛的身体强壮。

小暑时节也是台湾地区的农产品盛产期。丝瓜、苦瓜、黄瓜、冬瓜等蔬菜的丰收,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台湾周围的海域也是温水鱼群的群聚时期,基隆北方外海和小淡水海域都有丰富的渔获。

小暑时节吃芒果也是一种习俗。芒果的成熟盛产期就在这个时候,台南县白河镇的莲田更是盛产莲蓬和莲子。白河镇每年都会举办莲花节,让人们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在这个时节,让我们一起享受美食的盛宴,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注重身体健康的养护,迎接美好的夏日时光。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十二生肖本命佛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