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的花哨

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店名、菜名乃至楼盘的名称,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时代印记。前辈店家所取的名字,如同仁堂、鹤年堂等,都蕴含着古老的东方智慧与道德,历经风雨洗礼,依旧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当下这个时代,名字似乎变得花哨起来,各种奇怪的名字层出不穷。走在街头,无论是店铺、楼盘还是酒吧咖啡屋,很难再看到像老北京那样典雅古朴的招牌。就连小小的商标牌号,也充满了各种炫酷的元素。年轻的女子们甚至愿意将印有CK商标的内裤暴露在众人眼前。新生婴儿的姓名也愈发洋味十足,让人眼花缭乱。

有些餐馆为了追求眼球效应,更是采取了激进的做法。北京某餐馆将招牌菜命名为“鱼头”,结果遭到举报。虽然店家声称只是想吸引顾客,但这一做法显然违背了我国古训“必也正名乎”。如今,有些店家在名字上费尽心思,追求新奇与刺激,甚至模仿洋名来迎合市场。楼盘的名字也大多倾向于欧美风格,仿佛这样就能与国际化接轨。

这种古怪花哨名字的泛滥,反映了我们内心的某种苍白。我们崇尚洋风、追求时尚、渴望财富的心态,为这些名字提供了生存的土壤。这些名字虽然令人眼花缭乱,但却是我们现代生活的一部分,难以剔除。

与前人相比,我们取名虽同却实质倒退。同仁堂等老药铺的名字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命与道德的尊崇。而我们现在的名字却常常为了追求新奇而忽视文化的底蕴。我们越来越注重财富,但却忽略了只有建立在自身文化基础上的财富之路才能长久。

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取名之道。不应该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忽略文化的底蕴,更不应该为了吸引眼球而取一些花哨的名字。我们应该学习前辈的智慧,注重名字的文化内涵与道德,让名字真正承载起我们的文化与时代的印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出一条有根基的财富之路。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十二生肖本命佛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