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盖房的传统,“宁丢钱财万贯,不舍房屋向南”,有什么讲究?
在中国的广大农村,盖房子的传统遵循着一个根深蒂固的准则:无论房子盖得多气派,其朝向一定是“坐北朝南”。这种朝向,是北侧为房、南侧为门的布局。若有人家房子朝向异于此,便会受到村里人的笑话。有句俗语“宁丢钱财万贯,不舍房屋向南”,凸显了人们对房屋朝向的重视,这也是自古流传下来的传统。
那么,何为“坐北朝南”呢?面对屋门,面向的方向就是房屋的方向,这称为“向”,而房屋所在的位置则称为“坐”。在中国,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开始按照坐北朝南的方向修建房屋,这一传统在现今的古代遗址中几乎都有所体现。这样的布局,其实更多的是出于实用性的考虑。
中国位于地球的北半球,大部分陆地位于北回归线之间,阳光一年四季从南方照射进来。房屋朝南可以拥有最长的采光时间,从早到晚都能享受到阳光的温暖。在其他朝向的房屋中,太阳转过去后就会变得昏暗,而朝南的房屋仍然明亮如初。对于古代人来说,更长的采光时间能够节约能源,使生活更为便利。
“坐北朝南”的房屋也是为了避风。中国的气候为季风型,冬季有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夏季有从太平洋吹来的凉风。一年四季风向多变,尤其是冬季的寒风凛冽刺骨。为了避免“西北风”的侵袭,房屋应当坐北朝南。清末的何光延在《地学指正》中曾提到:“平阳原不畏风,然有阴阳之别。向东向南所受的为温风、暖风;向西向北所受的则为凉风、寒风。”这也说明了避免冬季寒风的重要性。
在中华文化中,南面一直象征着富贵、官爵和权利。“南面文化”深入人心,南面向阳被认为是富贵之向。在古代,都城、皇宫、府衙等重要的房屋设施都是坐北朝南的布局。即使是四合院,虽然每个方向都有房子,但主屋一定是北屋,而南屋则是地位较差的象征。南屋夏天闷热潮湿,冬天则寒风刺骨,这样的环境容易使人患病。
农村的老人常说,“坐北朝南屋,住着好享福”。盖房子的朝向不仅是人们所说的风水问题,更有着实际的实用性。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房子都是坐北朝南,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有的房子为了避风或更好的采光而采取其他朝向,比如在南方一些地区,为了防止东边的台风而采取“坐东朝西”的布局。这样的布局既能避风又能保证良好的采光。
生肖守护神|生肖配对|12生肖配对|生肖属相配对|生肖运势|十二生肖配对表|十二生肖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