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词就是对整个卦的吉凶占卜

《易经》中的圣人之道,源远流长,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其中的卜筮之道,更是历史悠久,深得人心。据《周礼》记载,春官太卜掌管的三礼中,包括《连山》、《归藏》及《周易》。尽管连山、归藏已失传,仅存的《周易》依然承载了丰富的智慧。

《周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伏羲时期,当时仅有卦象而无文字。周文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六十四卦,并为之附上辞章,称为《彖辞》。周公进一步赋予爻象,作出《爻辞》。孔子所作的《十翼》使这部经典更加完善,史称“易经四圣”。而《易经》也成为了后世阴阳五行哲学的基石,其中的占卜术亦是以此为基础演变而来。

卜筮之道的起源实际上早于《周易》。只是中国的占卜方法,无一能超越《易经》的精髓。古代的占卜方法繁多,如以蓍草占卦的过程十分繁复。而后来,鬼谷仙师将蓍草简化为铜钱,这一改革大大简化了占卜的过程。因为古人心诚而专注,漫长的卜卦过程尚能制心一处;而现代人事务繁忙,难以专注,故这种简化趋势一直在进行。如今可见的占卜法,如《梅花易数》中列举的物数占、声音占等,大都脱不出这些范畴。

若单纯以立卦而占卜来说,可分为周易卜卦、梅花易数及文王圣卦三种。周易卜卦法主要依据《周易》经文解卦,但因经文简略、卦象深奥,非一般人能解。梅花易数则重视先天八卦的阴阳五行生克对待,对后天《周易》之文辞只有参考。

伏羲八卦,以其独特的图像形式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它没有文字,只有图像,仿佛是一门神秘的语言,只待有缘人解读。梅花易数,作为解读伏羲八卦的核心架构,其实是一门观察阴阳变化、立体用变化的学问。

阴阳,乃万物之本质体现,体常静为阴,用常动为阳。在梅花易数中,卦分上下,内卦为体,外卦为用。体卦宜强不宜弱,若体卦弱,则此事难以成功。在实际卜卦过程中,必须先确定体用卦,再观察其五行衰旺及生克变化,以判断吉凶。

梅花易数虽重视先天八卦,但也不能忽视《周易》的卦辞。例如,邵康节占得一少年的喜事,虽体卦生用卦似乎不吉,但结合爻辞中的“束帛戋戋”之文,便断定有喜事。这涉及到灵感与触机,正如“大匠诲人以规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中国的预测学最重视天份和灵感。

接下来要讲的是文王圣卦。在探讨文王圣卦之前,必须先了解“五行断易”。五行断易以浑天甲子为基础,纳甲安在六爻之上,并考虑世、应、身三爻以及财、官、父兄、子等五种用神。文王卦则是在五行易的基础上,加入天干、六兽、神煞等配件形成的占卜法。虽然许多人只知有文王卦,但五行断易与文王卦并无大的差异,五行生克制化才是主体。

文王卦实用的成分更多,只要取对用神即可论断吉凶。例如论财运以财爻为用神,问考试则父母爻需旺相才好。这门卜卦法历经岁月的洗礼和前贤的淬炼升华,融合了阴阳五行的诸多派别。若只是单纯地把其列入占卜中,可能会忽略其丰富的内涵。

在占卜术语中,本卦代表事物初始或目前情况,互卦为事情发展的过程,变卦为事情发展的最终结果。错卦与综卦则是从反面看事物发展变化。《周易》中的“四象”也是判定吉凶的关键,“阖辟往来”即为易之四象。通过乾坤升降变化可见吉凶悔吝四大纲要,同时也可利用出入趋吉避凶。

姓名算命|算命准吗|测字算命|婚姻算命|周易算命|抽签算命|称骨算命|生辰八字算命